作者:卢胜宇 卢宝霞 冯建南 黄旭东
11月3日16时,内蒙古西部戈壁滩上,国家能源集团焦化公司西来峰360万吨捣固焦项目首炉120吨准一级冶金焦顺利出焦,各项指标全部合格。这簇跃动的焦火,不仅宣告世界标杆焦化工厂正式落成,更标志着集团煤焦化一体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。作为焦化公司立足战略全局打造的世界一流标杆工厂,项目承载着优化集团产业结构、助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政治使命,是践行“创新引领、以煤为基、多能互补、产业协同、绿色低碳、数字智能”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,是焦化公司扭亏脱困布局的关键一子,是5000余名职工的生命工程、希望工程、绿色工程。 项目建设始终以“1235”管理体系为根本遵循,将党建引领贯穿立项、建设、投产全流程,以科技创新破解行业难题,用责任担当攻克建设险阻,既筑牢了集团能源保供“压舱石”,又为煤焦化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标杆,书写了央企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国能答卷”。
从立项攻坚到顺利开工,锚定标杆筑根基
立项之初,项目便锚定政治站位与行业标杆双重定位,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集团煤焦化一体化布局。为实现“世界领先、行业标杆”的建设目标,公司组建专项工作组,历时半年辗转国内外12家顶尖焦化企业开展调研,充分结合乌海地区焦煤资源禀赋,历经37轮方案优化,最终确定捣固焦工艺与循环经济模式。该模式既保障冶金焦核心质量指标,又实现煤焦油、粗苯等副产品全回收利用,从源头上构建绿色发展框架,彰显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。

图为西来峰360万吨捣固焦项目开工现场
审批阶段,项目面临国土、环保等22项核心手续办理与行业最新超低排放标准双重挑战。公司党委迅速成立“党员攻坚组”,创新建立“一项手续、一人负责、一抓到底”责任机制。主动对接政企部门,积极推行“并联审批+模拟审批”新模式,提前介入政策解读与材料预审,精准破解审批流程中的堵点难点。通过流程再造与高效协同,将常规18个月的审批周期压缩至11个月,创造大型焦化项目审批的“国能速度”,诠释“1235”管理体系的高效赋能作用。
建设筹备期,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开通“物资绿色通道”,确保86台套大型设备如期进场。针对内蒙古西部戈壁滩-25℃严寒与40℃酷暑的极端工况,项目团队创新搭建保温大棚,推行“早晚施工、午间休整”错峰作业模式,组建技术专班全程跟踪地基处理等关键工序,确保建设节奏不受极端天气影响,为项目开工筑牢基础。
2023年8月18日,项目如期开工,此时“四通一平”及核心地基工程已提前达标。开工仪式上“以最高标准筑标杆工程”的誓词,是400余名筹备人员,3360人建设队伍,600多天的日夜奋战的生动写照。从前期调研到手续办理,从项目开工到顺利投产,项目团队始终以“1235”管理体系“目标引领、责任落实”理念为指引,凝聚起“建世界标杆、铸国能精品”的强大合力,为项目全面建设打响关键一枪。
从科技攻关到行业领跑,淬炼硬核强实力
聚焦“绿色化、智能化、低碳化”核心目标,项目将科技创新作为铸就标杆的核心支撑,设立12个专项攻关小组,联合高校组建产学研团队,研究基于大数据算法实时优化煤种配比,使焦炭强度提升3%,吨焦能耗降低5%,从根本上破解传统配煤工艺精准度不足的行业瓶颈。采用国内先进脱硫脱硝除尘环保一体化装置,实现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5mg/m³,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,树立行业环保新标杆。

图为建成后西来峰焦化二厂全景图
以智能化升级筑牢安全防线,项目投入2亿元建成“智慧安全管控平台”,集成12000余个监测点位,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、数字化管控。在焦炉作业环节,全面推行机器人巡检、自动捣固等智能技术,将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减少50%,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。配备智能安全帽实时预警违章操作,对关键设备实施振动、温度在线监测,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隐患,构建起“科技护航安全”的立体防控体系。
秉持“绿色发展”理念,项目创新应用“全干熄焦+余热发电”系统,年发电量达1.7亿度,实现焦炭显热100%回收利用,年减少碳排放15万吨,推动能源高效循环利用。建成行业领先的“预处理+生化+深度处理+蒸发结晶”废水处理系统,水资源回用率超95%,实现生产废水“近零排放”。在原料转运环节,采用全封闭廊道与气力输灰技术,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异味与扬尘问题,逐步建成区域“绿色建设示范项目”,彰显国企生态责任担当。
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,构建起“企业主导、高校支撑、科研赋能”的创新生态。系统梳理形成“党建引领+体系保障+科技支撑”的标杆建设经验,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广。项目建设期间,累计接待行业参观考察86次,向全行业输出“国能标杆”建设方案,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从难题突破到正式投产,攻坚决胜显担当
坚持党建领航,构建“党委统筹、支部主抓、党员带头”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,将安全环保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,每年召开12次专题党委会研究解决36项重大问题。创新推行“党支部建在车间、党员在班组”的基层组织模式,4个党支部全部设立“安全责任区”,开展“党员示范岗”创建活动,党员骨干带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,全年解决基层安全难题156项,让党旗在建设一线高高飘扬,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。

图为西来峰焦化二厂投产后首炉红焦出炉
以“1235”管理体系为框架,构建全员参与的责任落实闭环。制定126项全员安全环保责任清单,签订5800余份责任书,实现责任层层传递、落实到人。创新建立“红黄牌预警”考核机制,将绩效薪酬与安全环保成效直接挂钩,累计实施奖惩金额230万元,约谈12人次,形成“奖优罚劣”的鲜明导向。建立项目“责任倒查+终身追责”机制,对关键工序、重点环节实行全程溯源管理,构建“人人有责、层层尽责、齐抓共管”的责任共同体。
面对设备安装高峰期与内蒙古西部戈壁极端天气叠加的严峻挑战,公司紧急成立9支“党员突击队”,攻坚焦炉砌筑、设备吊装等核心工序。针对焦炉炉体安装毫米级精度要求,技术专班反复优化吊装方案,采用“分区吊装+实时校准”技术,最终实现安装误差小于2毫米。在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建设中,党员攻坚组连续奋战90天,确保项目投产即达标,彰显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”的攻坚精神。
首炉焦炭的成功出焦,标志着项目创造了大型焦化项目建设质量最好、环保标准最高、智能化水平最优等多项行业纪录,成为焦化公司“1235”管理体系落地见效的成功范例。项目的顺利投产,不仅完善了集团公司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,更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焦火熊熊映初心,标杆引领启新程。焦化公司将持续深化标杆建设经验,以更坚实的安全保障、更前沿的技术创新,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注入强劲动力。
推荐阅读:
热点阅读
-
华帝退全款2周年,之外创意呼吁:停止广告,开始冲击波营销
2020-08-04
-
郑爽整容后遗症还在啊?这个怪异细节奚梦瑶也有
2019-09-06
-
脸上长斑的4个原因,避开了,干干净净一张脸
2019-09-06
-
华为手机用户请注意:EMUI 10系统软件将会抵达更多的华为手机上
2019-09-06
-
iPhone 12或将支持面部/指纹双解锁 你更爱哪种方式?
2019-09-06
-
全球变暖若再不受控,地球只有11年“好日子”了……
2019-09-06
-
报告称iPhone XR销售火爆 出货量在2019年上半年名列前茅
2019-09-06
-
早报:iPhone 11曝大量新卖点/一加新机将配90Hz屏幕
2019-09-0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