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中华财经网 >> 要闻

创新科技赋能健康产业,辉文生物引领生物科技发展潮流

来源: 2025-04-25 17:39:32 阅读:-

近日,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辉文生物)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。作为专注于“生物科技+”的创新型企业,辉文生物聚焦生物科技核心物质的研发与制造,围绕美与健康领域用户的深层需求,帮助终端客户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提供解决方案,积极响应并满足消费升级趋势。2024年,公司拳头产品“WSK天然萃取的功能活性原料保湿剂 ”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%,主导产品“高活性高利用度活性成分原料”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0%,稳居行业前列。

突破生物科技极限,引领绿色、安全产品研发

辉文生物的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深圳文达实业,创始人刘桂云女士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细胞生理学专家。2000年公司发展重心转至上海,并于2001年由刘桂云联合其科研时期的同仁,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办辉文生物。公司长期致力于服务B端与C端客户,开发具有核心功能的原料、中间体与终端产品,并提供覆盖研发、生产、应用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,产品体系涵盖天然产物提取物、生物发酵产品、化学合成产品等多个领域,形成了以生物活性多糖、植物多酚、多肽、寡肽、黄酮和氨基酸等为代表的多类产品矩阵,通过ISO22000、HACCP、FSSC22000、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,并获得市场广泛认可。

创立至今,辉文生物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。公司研发中心承袭自刘桂云女士牵头创立、以中科院专家为核心的新文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,依托深厚的科研基础和代际传承形成了以分子生物学、植物化学、微生物学、有机化学、多糖为支撑的坚实“后台”;围绕实际应用场景,构建以功效验证、安全评估、用途开发为核心的技术“中台”;并通过市场导向型配方设计,形成灵活响应需求的应用“前台”,实现从基础研究到终端产品的一体化研发流程。

辉文生物研发中心现有40余名研发人员,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近40%,团队涵盖多个学科领域,具备出色的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。硬件方面,研发中心配备百余种分区管理的科研仪器,基础研发设备完善,前沿仪器先进,具备开展多维度、多层次研究及系统性安全与功效验证的能力。依托新三板挂牌后获得的资本支持,公司构建并持续扩展天然产物生物医药、精细化工、微生物发酵、化妆品等五大产业化转化平台,打通从原料到产品的产业闭环,形成高度协同的技术体系。

此外,辉文生物深度整合外部研发资源,与国内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网络,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。目前,公司核心产品均实现自主研发,拥有完整知识产权,累计获得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29项。同时,公司还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、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、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,为企业持续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在技术创新领域,辉文生物不断深化布局,在天然产物提取与核心物质开发方面取得显著突破。首先,辉文生物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天然产物的提取率和质量,获得天然、环保、安全无毒的化妆品和食品原料,如超微粉碎技术、定向提取技术、绿色酶催化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手段,为美丽加分,为健康护航。其次,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,辉文生物深入解析活性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应用领域,将生物科技成果高效应用于大日化、大健康等细分消费市场,赋能终端客户实现产品差异化升级,精准契合市场多元化需求。

此外,公司部分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“双酶协同一锅法”工艺,解决了工艺多依赖传统化学合成或单一酶法,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风险、产品形态单一等问题,利用自主筛选的专利菌株实现双酶协同催化,既保障了生产安全性,又提升了产物纯度与稳定性。

凭借科学的经营策略和卓越的产品优势,连续实现规模化营收表现,并与宝洁、欧莱雅、珀莱雅、华熙生物、三得利、联合利华等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,在多个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品牌领先地位。

辉文生物携手企知道,共同探索生物科技发展新路径

面对政策利好与市场机遇的双重叠加,辉文生物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,借助平台在全球产业数据与前沿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,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进程。企知道科创空间汇聚6.9亿家企业、3.2亿主营产品、1.9亿专利等核心数据资源,将助力辉文生物构建产业链图谱,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与优质合作伙伴,推动技术协同与商业拓展,全面提升市场覆盖率与资源整合效率。

展望未来,辉文生物将持续深化分子生物学在功效结构解析中的应用,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,并对现有产品实施多维度的功能延展与应用拓展,推动生物技术在大健康与日化消费领域的规模化落地。同时,公司将以“新质生产力”为核心战略方向,继续在生命科学领域深耕细作,并积极瞄准市场动态,发现最新技术热点,最终成为生物产品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引领者与产业先行者。


推荐阅读: